↑奧塞內爾·查理斯·馬什。
馬什老爺在19世紀末,與老對頭:愛德華·德林克·科普(Edward Drinker Cope)展開了後世稱為骨頭戰爭(The Bone Wars,又叫化石戰爭)的激烈
↑愛德華·德林克·科普
為求快速增加自身「發現量」,兩造開啟了一連串包括預先壟斷採掘場、盜竊與搶奪對方化石、挖角工人、入侵印地安人保留區、動用政商關係斷絕對手金流,甚至火藥炸地層等可能破壞化石的陰招都祭了出來。
當然,溫和一點的手段也是有的,比方說挖對方考證上的瘡疤,打擊其學術信用之類的。
↑科普的大失誤:將薄板龍的長頸誤認為尾巴,導致化石頭尾錯接---這件糗事馬什當然不會放過拿來作文章的機會,狠狠地修理了對手。
馬什這下可得意了一回,但自己也不是沒出過大包---只是這件長期被定義為「汙點」的事件公諸於世時,兩造都已仙逝(科普逝於1897年,馬什逝於1899年),對手也沒得酸了。
這件事就是迷惑龍的「鬧雙胞」事件。
↑1905年,在亨利·奧斯本領軍下,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AMNH 460以「中央公園的巨大雷龍」之名,公諸於世。
↑有著一顆圓滾滾腦袋的雷龍化石模型,很明顯的,與我們現在所認知的狹長顱骨大相逕庭(AMNH,1959)。
1905年「雷龍」(Brontosaurus)骨架經過多年的清理、復原、組裝後,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(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,簡稱AMNH)的面世迎來了大眾的讚嘆,此時物種命名者馬什本人已辭世六年了。
這具由1898年由華爾特·格蘭傑(Walter Granger)所挖掘的化石,是當年最巨大、最完整的蜥腳類,也是第一個架設起來的蜥腳類全身骨架,名動一時,也把雷龍的名號推到鼎盛。
---------------
其實早在發掘出雷龍(1879)的二年前,馬什團隊便已經發掘出了迷惑龍(Apatosaurus,1877)的化石(雖然尺寸較小且不太完整),馬什也一度認為這兩種化石是屬於同一物種,但最後仍決定以新屬名:也就是如雷貫耳的「雷龍」之名進行發表,並且大舉展開公關宣傳,迅即讓雷龍之名家喻戶曉。
不管當時馬什心中有什麼小算盤,總之物種發現數+1的「成就」確實是解了。
↑猶他自然史博物館的圓頂龍頭骨化石,可與上圖作比較。
提個非常知名的科普小八卦與其疑點:
「為了使雷龍盡早以完整的面目公諸於世---也有一說是因為心虛,而趕緊找明顯不相干的物種拼成差異更顯著的奇美拉---馬什團隊急就章地用現有的素材來「補漏」;最明顯的頭部,則以多個圓頂龍拼湊成的腦袋來替代,其他缺失的部分也是參考既有品來完成,或是殺肉拼上去。」
※筆者按,不只是華文圈,這個陰謀論在海外也長期是個揶揄馬什的「有趣」相罵本。
但馬什終其一生,未曾看過完整的圓頂龍頭骨,甚至他本人也不贊同將寶貴的化石材料組裝起來對大眾展示。
↑因為人云亦云,馬什長期揹著「用圓頂龍腦袋給雷龍充數」的罵名,然而這個鍋,應該要算在圖中的奧斯本頭上...。
至於用多個圓頂龍拼湊後充當頭部造型參考,做出當時還不存在的「雷龍頭骨」乙事之人,實為亨利·奧斯本(Henry Fairfield Osborn)----領導組裝1905年骨架模型者之舉。
此公在明知雷龍可能為無效名的情況下,仍堅持以更響亮的「雷龍」名號進行宣傳,為AMNH吸引到大量的來館客。
↑馬什辭世後,耶魯大學團隊組裝的雷龍(當時被改稱迷惑龍了)骨架,安裝了一個造型非常古怪的顱骨,是參考馬什生前手稿所製作的;側面驗證「馬什拿圓頂龍頭骨搪塞說」實屬無稽之談。
↑正在拔除錯誤腦袋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...呃,當時叫迷惑龍的雷龍骨架模型。
1903年,里格斯(Elmer S. Riggs)便提出「迷惑龍與雷龍應為同一物種,且前者較早命名,應以前者名稱為準」的論述,並且廣獲學界的認同;自此以後,雷龍之名成為了無效名,遭到學界所雪藏,這一塵封就超過了一世紀。
↑美國郵政在1989年推出的恐龍郵票,迷惑龍的格子大大植上了Brontosaurus,雷龍之名。
但是,馬什當年的公關戰過於成功,導致「雷龍」一名深植人心,大眾對於雷龍這一魄力十足的威名接受度更高;甚至當美國郵政在1989年推出的恐龍郵票,將迷惑龍的名字誤植成雷龍時,還能振振有詞地辯駁:「不叫雷龍大眾看不懂啊!」
↑超級耍寶的羅伯特·巴克老爺子...。
其實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,一直有古生物學家試圖恢復雷龍的有效屬身份,甚至還包括了考古怪傑羅伯特·巴克(Robert T. Bakker),但始終未獲成功。
這樣的狀況到了21世紀開始有了轉機。
2015年4月,「雷龍復活了」的捷報響徹古生物圈---由葡萄牙里斯本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組成的跨國團隊,在考察了巨量的樣本後,提出了「迷惑龍與雷龍之間的生理特徵差異量之大,足以使後者自成一屬」的結論。
雷龍也重新在各類圖書與資訊載台裡,堂堂正正地以「正名」之姿重新問世---當然也包括了模型與玩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018年,Collecta出品了「雷龍」的立體物,由於是出在大眾比例(Popular Sizes)的產品線,尺寸並不大;而且中文圈長期雷龍/迷惑龍不分,所以在國內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波瀾。
↑Collecta 2018年年鑑,「封面怪」是1/20鄧氏魚、1/40部門則有羽毛霸王龍、馬普龍、角鼻龍等大物,主打商品遠遠輪不到雷龍。
然而妙就妙在,產品英文名選用了「Brontosaurus」,這下登時震動了洋大人。
何以故? ---因為這可是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刻---自2015年雷龍重新自成一屬以後,第一個大大寫上「雷龍」之名上市的正經產品,因此在海外論壇馬上就激起熱議;到了2019年,這股風潮有吹回國內嗎?
何以故? ---因為這可是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刻---自2015年雷龍重新自成一屬以後,第一個大大寫上「雷龍」之名上市的正經產品,因此在海外論壇馬上就激起熱議;到了2019年,這股風潮有吹回國內嗎?
呃,貌似是沒有...。
↑↓側視圖。
從側視圖可知,本作在比例上向科學靠攏,一改C牌過去許多蜥腳類過於抽象或玩具風的毛病。
背部幾排棘狀物,以及身體上部的皮內成骨,顯然有向BBC在1999年的紀錄片鉅作---《與恐龍共舞》(Walking with Dinosaurs,與龍同行)中的梁龍(Diplodocus)致敬的意味。
↑《與恐龍共舞》中的梁龍劇照。雷龍是梁龍科成員之一,因此在本作復原上向這個版本的梁龍看齊,也不是全無道理。
雖然造型還行,但火不起來的理由很明顯:塗裝確實是不怎麼樣。
本作整體以褐色調構成,有淺淺的青色紋路,並在肌肉凹陷處加深色調作為陰影面;腹部也一如C牌傳統,以淡沙黃色表示;頭部與喉部則模仿部分現生爬蟲類,用猩紅色點綴。
品控上沒有什麼問題,但是色彩指定真的太過地味,導致一丟進商品列表中,就被其他東西淹沒了,很難被注意到。
不過,如果把整張照片用黑白形式展現,會怎麼樣呢?
喔喔喔喔喔喔,WTMSB!!
咳嗯...失態了。
是的,之所以會看上本款,正是被吧裡的同好放毒;在Collecta吧中,一隻重塗後的C牌雷龍瞬間吸引了我。
排除尺寸不談,本作整體質感與姿態實與小雕像無異,也多虧看到重塗後的效果,遂決心購買這件被低估的作品。
↑↓頭雕與頸部細節,總算沒有裝成酷似圓頂龍的版本了(笑)。即使整個腦袋的尺寸不過稍大於花生,牙齒的數量依然沒有打混,只是尺寸實在太小了,所以不免有溢色。
過去有很多雷龍的復原圖頸項被畫得又細又長,活動性十足;但近代的考證顯示:由雷龍頸椎骨之粗大觀之,雷龍的脖子上的肌肉組織勢必又粗又重,因此新版復原產品,通常頸部都不會細到哪裡去,本作也不例外。
題外話,關於雷龍「粗重」的脖子外觀到底長怎樣,Emiliano Troco有著趣味的詮釋:
↑披掛著巨大喉褶扇的雷龍復原,爆笑中其實還帶點合理。
跟粗大、可動低的脖子恰巧相反,由82塊尾椎骨組成的修長尾巴活動力甚佳,可以如同長鞭般甩動;經計算後,其速度之高一如物種之名,足以發出砲轟雷鳴般的風切聲(約200分貝),破壞力可見一斑。
目前也咸信,「甩尾」可能是雷龍用以自保的手段之一;探索頻道電視劇---《恐龍革命》(Dinosaur Revolution)中,同科的梁龍在對抗異特龍時,就展現出甩尾摧枯拉朽般的威力,一轚就掃斷了一棵倒霉的喬木,異特龍的下顎骨先前也是遭此毒手給打折,造成永久性口歪嘴斜。
本作生動地做出尾巴抽動至一半,力學波還未傳遞完的剎那,如同凍結在半空中的甩鞭動作,使得本作在穩健的姿態中又不失靈動,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張力。
當事龍表示:「......」
本作生動地做出尾巴抽動至一半,力學波還未傳遞完的剎那,如同凍結在半空中的甩鞭動作,使得本作在穩健的姿態中又不失靈動,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張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🔺結語
作為雷龍重歸成屬後的第一個「雷龍」產品,本作具有其歷史價值,直到2019年為止,量產大貨中應該只有本作是「真.雷龍」。
全長30.4cm(非順彎測量)的尺寸,很多人(特別是1/35比例控)可能會嫌小、魄力不足。但是千萬別忘記,不是每個人都是土豪,家裡都有那麼多空間能夠擺1/35比例的蜥腳類大傢伙;對目標「全物種收集」的物種控而言,這個「剛剛好」的尺寸可謂福音。
不過比例控也毋須沮喪,因為1/72亦是頗為熱門的一個圈子,很多工作坊都擁有各自的1/72 GK套件,扭蛋恐龍裡面又有不少可當1/72之用;C牌雷龍的尺寸恰可充當1/72的雷龍大個體,要配合製作場景十分方便。
全長30.4cm(非順彎測量)的尺寸,很多人(特別是1/35比例控)可能會嫌小、魄力不足。但是千萬別忘記,不是每個人都是土豪,家裡都有那麼多空間能夠擺1/35比例的蜥腳類大傢伙;對目標「全物種收集」的物種控而言,這個「剛剛好」的尺寸可謂福音。
↑雷龍與等比例中棘龍的對比。
不過比例控也毋須沮喪,因為1/72亦是頗為熱門的一個圈子,很多工作坊都擁有各自的1/72 GK套件,扭蛋恐龍裡面又有不少可當1/72之用;C牌雷龍的尺寸恰可充當1/72的雷龍大個體,要配合製作場景十分方便。
最後是價格---65人民幣的定價(各店還有折扣),可說是便宜至極,用這樣的價格能夠收到造型堪比小GK,且尺寸在「大眾比例」中數一數二巨大的產品,完全物超所值---別忘了小得多的日系盒玩、扭蛋中,價格高於此的可比比皆是呢。
塗裝雖然有點單調,但是看得出色彩指定者有點想法,不是虛應故事。品控還行,沒有積漆的問題,利於想動手的人後續重塗。
整體而言,帶來的樂趣遠超價格,喜歡蜥腳類的朋友可以來一隻。
塗裝雖然有點單調,但是看得出色彩指定者有點想法,不是虛應故事。品控還行,沒有積漆的問題,利於想動手的人後續重塗。
整體而言,帶來的樂趣遠超價格,喜歡蜥腳類的朋友可以來一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