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分類
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
【家教記趣】說秦皇(一)
學生本學期開始念中國史,目前上到秦始皇一統六合。
由於課堂提到該君焚書坑儒、好大喜功,又追求長生不老,迷信得很,所以學生對贏政的看法非常差,認定阿政就是個荒淫無道的暴君。
由於這種議題實在太好玩了,於是跟他發生了以下的對話:
我:「假如有一天是你統一天下,面積也不用大,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就好了(生:那不就台灣大小?),你有一批文武百官開國功臣,你會怎樣安置他們?」
生:「我會把他們安置到各個地方去,把土地分成很多小塊,讓他們跟子子孫孫世世代代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。」
我:「噢,所以你的概念就是提供"采邑"------比方說分封員林市給你的某愛將-----讓他們能夠在那裏世代抽稅,徵兵,為主君維護各地治安?」
生:「沒錯,這樣不是很好嗎?」
我:「那你這樣就是"封建制度",秦皇打破的就是這個制度,為啥呢?統一天下之前是什麼樣的局面呀?」
生:「之前是戰國時代,各國打來打去的。」
我:「對,你分封各個封建主以後,高度自治,土地與人民都是依附於其所擁有。
被受封的開國元勳也許一開始還能保持對主君的忠誠;但是幾代以後,對一切繼承下來的事務都感到是那麼的理所當然。如果你是那時的封建主,跟主君/其他封建主有了點矛盾,那你會怎樣?」
生:「那我就會聯合其他封建主,跟天子/其他諸侯爭取自己應得的權益啊!」
我:「姑且不討論這算不算叛亂或曰禮崩樂壞,#總之戰國就打響了。」
生:「額...。」
我:「所以我們倒帶一下,如果能夠重來,你會怎麼修正對功臣的處理?」
生:「那我就會讓他們去各地當官,繼續領國家俸祿,但是官位就不世襲了。」
我:「那地方治安呢?」
生:「那我就派將軍去各地駐軍,直屬中央號令。」
我:「這樣很好啊,你的思考已經開始進入秦始皇的邏輯:這就是郡縣制度------最高地方行政區是郡,下面轄縣,都是中央直接派任,不世襲,食君祿。
郡首長為郡(太)守,掌行政,又有郡尉,掌軍事,互不隸屬,所以不容易擁兵自重,又有監在旁督察,更難造反。
縣首長為縣令,處理縣內事務,縣令對郡太守負責,郡守則向中央負責,但中央可以跳過郡守直接處理縣的事務,此所謂中央集權、官僚體制是也。」
生:「聽起來合理很多耶。」
我:「所以秦皇真的是荒淫的笨蛋嗎?是的話,那處置方式跟秦皇同步的人又算是什麼呀(盯)?」
生:「啊哈哈哈哈...。」
(待續?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